老師心語: 一月 2019 – 魏健智博士

James News-Chinese

Image

《塑造像主的生命》

魏健智博士
克里威廉神學院
中文靈命塑造課程主任/家庭事工及靈命塑造副教授

你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 雅4:8

神學教育就是靈命塑造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追求知識往往是基督徒選擇的成長路線,因此不少信徒盡力抽出時間和空間來參與不同類型的神學課程。但若單單只是吸收資訊,有時或許能帶來短暫的滿足,但卻未能引發長遠的生命改變。聖經早已明言只追尋知識會令人墮入「自高自大」的危機(林前8:1),而學習神學有時容易讓人墮入追求完美(成績)或與他人比較的屬靈陷阱中。聖經學者Douglas Moo在接受一家神學學刋出版社的訪問時,對年輕一輩的神學老師們說:「你們需要有塑造學生的異象–––用適合他們的途徑跟他們分享聖經的真理–––還要同時培育他們與基督的基要關係。」(Moo, 2018)神學教育超越知識的傳遞,是一個靈命塑造的過程、一個以聖經知識為本的操練,讓腦中學得的知識,從「頭」入「心」,從人的心靈起作更新變化的工作,好叫我們在裡面有着越來越像基督的生命。

華人教會最缺乏的是「生命」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陳世欽牧師於本年初在溫哥華的華福異象分享會中指出,現今的華人教會不缺少節目(program)、資源和人材。但面對教會老化及下一代流失等挑戰,華人教會最缺乏的卻是「生命」––– 一些滿有主基督生命的信徒。2016年在臺灣舉行的世界華人福音會議,明確地指出普世華人教會要為基督而改變:要精心刻意地建造「有生命力的使命信徒」。求主挑旺我們愛祂的心,願意「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羅12:1),被主模造,成為有主生命的聖徒。

神學生的成長方向是「生命轉化、更像基督」

神學生首要追求的是「主」自己:主動地學習與主建立和保持一個恆常的關係。在多年的神學教育事奉上,筆者發現當神學生未能夠透過有深度的靈修生活與主建立親密的關係,往往引致生命缺乏深度的轉化,很容易便跌入三種屬靈陷阱中:1) 自己掌控的生命:不知不覺間以己力和己意去生活,遺忘了以主為大,並聖靈引導和先求祂的國和義的生活;2) 理性驅走了靈性: 內心繁雜消滅了聖靈的感動,對人缺乏恩慈和憐恤以及待人處事慢慢地變得像理性的法利賽人和文士一般;3) 繁忙驅走了耶穌:平日生活繁忙,缺乏空間,總是忙於處理每日繁瑣事項,很少有空間和時間安靜下來親近主。

我們若主動親近我們的主,主必親近我們(雅 4:8)。主全天候地等待著我們,只要願意付上一點時間和空間,你們必不會失望,必然會得到主親自的牧養、生命更新變化、按時候結出美好的果子。

參考
Douglas, Estes (2018), Scriptural Truth & Spiritual Formation: A conversation with Douglas J. Moo in Didaktikos: Journal of Theological Education. Faithlife: 28-32.

      Share this Post